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市内要闻

“七大统筹”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 以“信用珠海”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珠海市上下坚持以“信用珠海”城市品牌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抓手,以优化信用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信用珠海”建设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统筹信用制度建设,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信用相关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印发《珠海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市级联合奖惩机制;印发《珠海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健全信用平台、信用网站管理及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等标准规范;形成了由市长担任第一总召集人的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统领,以建设规划、工作方案、年度要点和行业信用监管制度为配套的信用建设制度体系.
       二、统筹信用平台网站建设,推进信用资源共享。建设“一平台一网站”,“一平台”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珠海).该平台基于各部门各行业内部信用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共享和交换技术,整合信用信息,实现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一网站”指信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是珠海市对外发布信用信息的综合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达 1.3 亿条,其中双公示信息373.6 万条,信用承诺信息 87.9 万条。
       三、统筹推广信用承诺制,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审批,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后,珠海市一般产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 13 个工作日以内,拿地即开工项目最快2 个工作日取得相关许可证,全省用时最短。创新交通运输领域“先审批后补报”服务机制,对我市的道路客运站、普货运输经营、港口经营许可(客运、危货除外)和公路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度,对一些非关键性材料、短期内能补齐的材料,甚至是一些重要设备,只要申请人签订书面承诺,当天即可审批通过;只要申请人在承诺的期限内兑现承诺事项并补齐材料,即可开展经营活动。
       四、统筹推广信用创新应用,深挖信用服务潜力。在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财政性资金申请等领域中率先试行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对特定领域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实施取消投标资格、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等失信惩戒措施。在工程审批、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纳税、评优评先等 85 个领域推出一系列“信用+”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让守信者真正体验信用生活带来的便利化和获得感。
        五、统筹推广“信易贷”模式,助力“产业第一”。搭建珠海市产融平台,通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信息互通机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接了人社、财政、公积金等 24 个政府数源部门,获取社保缴纳、政府采购、政府补贴、企业纳税、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信息388 项。目前,该平台已被确定为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同时将作为全市产融平台试点进行推广,并积极探索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试点。2022 年 4 月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已进驻科技创新企业 1637 家,聚集金融机构 52 家,提供融资产品128 个,促成企业线上成功融资 224 笔,总授信额度超 53 亿元。
       六、统筹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推动联合奖惩常态化。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安全、流通、工程建设、医疗卫生、科研创新等 67 个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联合奖惩常态化,开发联合奖惩子系统,实现“信用奖惩、一键联办”便捷模式;建立信用信息查询使用机制,将市信用平台的联合奖惩模块嵌入部门审批工作流程中,实现联合奖惩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等全流程闭环管理。
       七、统筹诚信文化建设,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印发《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方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诚信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培育诚信道德。以宣传、教育、培训、信用创建活动为抓手,宣传信用政策、传播信用知识,推广信用建设成果和经验。截至目前,在信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宣传稿件共 4045 篇,在全社会营造了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政务微信
手机APP